針對肺癌患者的建議
癌癥患者到底怎樣才能吃好呢?今天,就給大家12條基本建議:
1.營養要均衡,不要走極端。 規矩太多,這個也不能吃,那個也不能吃;或者覺得人生苦短,無論什么東西,只要吃得下,統統都吃。這兩種態度對治療和康復都是不利的。
2.忌口不要太嚴,食譜不要太窄。 除非明確過敏或不耐受等情況,腫瘤患者沒有哪一種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。推薦不吃的食物基本上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慮。同時也沒有萬能的抗癌食物。絕不能只吃某一種“抗癌食物”。
3.遵循“三多一少”。 第一多,是多吃蛋白質和熱量豐富的食物,如魚、蛋、肉、奶;第二多,是主食多吃粗糧,如糙米、全麥饅頭、全麥面條、玉米、紅薯等;第三多,是多吃色彩豐富的蔬菜水果,每天一斤蔬果;一少,是少吃油炸、煙熏、燒烤、腌制食品以及深加工肉類,如香腸、臘肉等。
4.推薦少吃多餐 (每天5~6次,可以考慮3次正餐,2~3次加餐)。如果食欲不佳,可以考慮用腸內營養制劑來替代(一頓不吃就補充300~500千卡的腸內營養制劑),另外,建議每周監測體重,如果體重一個月內下降超過5%,建議在正餐之外添加補充腸內營養制劑,每天500千卡左右或者咨詢臨床營養師,制定具體方案。
5.做法多樣化。 燉、炒、蒸等輪流來。一方面色、香、味俱全,可明顯地增進食欲,另一方面又能使營養更加豐富和全面。盡量少用油炸,油炸食物氣味比較大,會增加患者惡心嘔吐的概率。
6.制作流質食物。 患者經常胃口不好,流質食物既能保證液體攝入,又可以增加一些營養攝入。很多食物都可以做成流質食物。比如不想吃水果的話,可以做成水果奶昔。不太推薦使用榨汁機,因為水果的營養成分不僅僅是果汁,還有果肉里的纖維,推薦用食物攪拌機把果肉和果汁都打到一起。流質食物也可以做得營養很豐富,成為家里自制的腸內營養補充劑,比如可以放蔬菜、水果、堅果、牛奶、豆奶、酸奶等;還可以做五谷雜糧糊等。
7.幫助患者恢復運動。 肺癌患者經過手術治療、化療、放療后,幾乎都會伴隨活動量和食欲同時縮減。家屬可以幫助其逐漸恢復活動量,從床上活動到室內活動,再到戶外活動。運動量不用大,關鍵是動起來。運動起來還可以減少肌肉的損失,對治療和康復都有著積極的作用。
8.注重食品安全。 癌癥患者治療過程中免疫力通常會減弱,更容易被感染,因此一定要避免食物污染。蔬菜水果洗干凈、削皮,接觸食物的刀、案板,包括手都洗干凈。生熟食分開存放和處理;不吃半熟的肉和蛋;不吃未經過巴氏殺菌的乳制品(比如牧場里新擠出來鮮奶)。
9.謹慎對待保健品。 從食物中補充所需維生素,吃維生素補品要謹慎,最好咨詢醫生,最近有研究發現大量補充抗氧化劑,反而可能增加癌癥轉移。另外,一些維生素、補品或中藥會和治療的藥物有相互作用,會對藥效有不利的影響。治療期間服用任何補品,請務必和醫生以及營養師交流。
10.注意補品安全。 如果經濟允許,我不反對大家吃一些補品,但是有些常見補品,甚至高大上的補品很危險,要小心。比如最近冬蟲夏草被明確指出有重金屬中毒風險,加上非常昂貴,效果有限,實在沒必要冒險。另外,補品不是藥品,不能迷信,更不能用其替代正常飲食或腸內營養劑。
11.堅持喝水。 即使不想吃東西,也要保證水的攝入。如果食欲不太好,可以考慮在餐間飲水,用餐的時候干稀分開,不太容易有飽腹感,可以多吃一些。另外,食欲差的時候,飲水量的一半可以由流質食物或奶制品等來代替。
12.別忘記專家! 如果食欲低下,每一餐吃不到生病前正常飲食的50%,體重持續下降,請一定考慮咨詢醫生和臨床營養師,評估是否需要管飼(腸內營養)。
上面這些是比較普適的大方向原則,不僅對肺癌患者,其他癌癥患者也可以參考。每個人情況不同,請根據自己的狀況進行調整。如果不確定的話,還是推薦找優秀的臨床營養師給出個性化的建議。